引领学人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师风采 > 引领学人 > 正文

童旭东:培育航天后备力量,无限精彩在未来

时间: 2021年11月22日 14:48  作者: 严常坤  点击:

“目前正在实施关于区域精细化气象遥感服务的项目,另外已经洽谈好两个关于大气校正和地物真实性检验的项目。通过项目的论证、立项和实施,先把团队建设搞起来。”


童旭东在酒泉发射基地

说这话的,是我国长期工作于国防科工领域的工程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童旭东。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我校遥感与测绘学科领军型人才,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研究员。自从今年上半年加入我校以来,童旭东利用自己常年在航天系统工作的优势,正马不停蹄地带领团队帮助学校科学谋划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发展,积极争取相关领域的国家项目。

童旭东在安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现场

 

一、研制定型飞船回收着陆系统助力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在航天领域,说到童旭东,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他在前人工作基础上,主持完成了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回收着陆系统研制,组织了航天科技集团载人航天工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交会对接研制任务;主持完成了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天基系统高分系列卫星的研制工作,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高分系列和其他遥感卫星数据应用。为此,童旭东先后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多项国家级科技奖一二等奖、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数项。

童旭东在曾宪梓航天奖颁奖现场

虽然在该领域成果斐然,但童旭东说,小时候他并没有明确的航天梦,直到高考填报志愿时被毛主席题词“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保卫祖国,准备战胜侵略者”所激励,才一下子就确定了人生方向。“当时真的是感觉热血沸腾,立刻毫不犹豫报名赴南京航空学院(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系学习。”

“毕业后,留在航空航天部五院508所工作也是机缘巧合。”童旭东笑着说,报考该院研究生时,因为本科期间主修过一节降落伞课程,让508所对他抛出橄榄枝,自此开启了他的航天研究。毕业后留所工作期间,童旭东参与了多项国家重要航天项目的研制工作,这其中,特别是带领型号研制队伍完成了载人飞船回收着陆系统研制,该成后来成功应用于中国首次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的飞行任务。

搭载“神舟五号”的长征二号F遥五火箭发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冲云霄,正当所有人都欢呼雀跃时,童旭东却丝毫不敢放松。作为飞船返回系统的负责人,童旭东最关注的是载人飞船能否安全返回。在漫长又煎熬的21小时的等待之后,捷报最后终于传来:16日6时23分,内蒙古中部草原地区,“神五”飞船成功着陆,航天英雄杨利伟安全返回。

“当年能有这么顺利返回,背后并没有那么容易。”童旭东说,当时在研制过程中,曾经遭遇了一次重大技术故障,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会直接关系到航天员的安全。在载人航天飞行计划日期临近和在近乎苛刻的行业质量要求下,整个团队所承受的压力超乎常人想象。“怎么处理?只能一点点的进行故障分析和不断的试验验证,最后用了整整八个月时间,在各方面的配合下终于完成了故障处理。”童旭东说,8个月里,他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无数的挫折,有的时候感觉真的走投无路了。但是大家仍然坚持寻找解决办法,也正是这次定型的回收着陆系统,才助力了神舟五号和后续历次载人飞行任务表现出色。

童旭东在日本航天论坛圆桌会议中

二、让高分卫星不仅服务于中国也应用于世界

如今,在宁夏,农民可以快速提取枸杞、红枣等农作物信息,掌握种植情况;在江西,管理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鄱阳湖水资源管理、旅游资源开发;在西藏,工作人员也不必在恶劣环境下翻山越岭去进行生态保护、资源勘探……这一切既得益于高分专项工程的实施,也有童旭东和整个工程全线的辛劳与汗水。

高分专项工程,是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自2010年批准实施以来,中国已经陆续发射了一系列卫星,在浩瀚天际组建了中国的“高分家族”,被称为“天眼工程”。

高分三号接收到的天津影像(2016年8月20日接收)

“2000年我担任508所所长之后,主要精力转向航天遥感领域。”童旭东说,那个年代中国的航天遥感技术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比如,低轨卫星的分辨率仅有2.1米,寿命仅有3年,高轨卫星的分辨率在公里级;尚没有形成完整的遥感卫星数据体系;在卫星应用方面,仅有少数几个行业开展了卫星遥感应用,对经济发展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正是为了解决这些软肋,国家批准实施高分专项。

高分四号发射场相关工作会议

童旭东作为专项的工程总设计师,带领协调各方力量经过多年努力,高分专项取得了重要进展。首先是天基系统建设全面完成,我国对地观测水平得到极大提高,遥感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其次,形成了国家自主的数据源体系,国产遥感数据的使用达到90%以上。

“每一分成绩都凝聚着奋斗的汗滴。”童旭东说,印象深刻的是2016年高分三号卫星因为一个研制单位的研制进度遇到严重困难,要延期发射。当年腊月28日,他还带队赶到现场优化方案、调整工作内容、确定新工作计划。“那时我就感觉自己就像《白毛女》中的黄世仁一样,大年三十来‘逼债’,进度摆在那里,年初三大家就加班抢时间了……经过各单位的努力,高三卫星如期发射。”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携高分三号卫星发射

2019年11月3日,高分七号卫星驾乘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又成功发射,开启了我国高精度测绘卫星的“星光大道”。此次“高分七号”顺利升空,意味着我国高分专项工程天基系统建设圆满收官,也标志着遥感卫星数据全面进入主要应用领域,有力支撑了国土资源调查、海域监察、农作物估产、环境治理等需要。

更重要的是,我国由此摆脱了对国外高分数据的依赖。童旭东表示,过去,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方面主要从国外购买,而且数据还不自主、不可控。“现在,我们完成了相关的数据政策制定和研究攻关,再通过在GEO全球大会上发布的数据共享平台将中国高分一号和六号的16米数据实现了全球共享。以前是用别人的数据,现在我们给别人提供数据。”童旭东笑着说。

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媒体见面会

三、加盟南信大,把时间留给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我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选择。”童旭东谈起加盟南信大的缘由感叹这是缘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南信大院系、学科设置与他熟悉的遥感领域非常相近,“后来与学校交流后,更加深了自己的判断,这是一个非常适宜的工作平台。”

1988年,童旭东参加硕士论文答辩

“我今后在南信大的工作会把教书育人作为首要责任,与此同时,继续享受科研求索的过程,帮助学校科学谋划学科专业发展。”童旭东表示,特别是科研工作方面,将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工作经历,在航天工程及遥感卫星总体技术,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的卫星应用及相关信息平台建设,遥感载荷关键器件研究,遥感应用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童旭东在香港科技大学举办航天讲座

目前,航天科技领域已成为不少国家为增强创新能力与学科交叉而开展的研究领域,如何增强后备力量,也成为童旭东关注的问题。“这个事业我非常希望青年人能够不断地积极参与,所以我想的是先努力做一名好老师,这既是为了整个团队能把科研做好,也是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投身于此,壮大我们航天科技事业的发展。”童旭东说。

童旭东在央视《开讲啦》现场

“虽然到校的时间不长,但跟南信大学生接触下来发现,我们有很多有想法的学生,勤勉、奋进、踏实的他们让校园充满了向上的正能量。”童旭东由衷感慨,作为一名新老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更好的环境,帮他们找到更多的人生可能,也希望学生们能看到,科研是快乐的,科学会为一个人带来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