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楷模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师风采 > 师德楷模 > 正文

2021年校师德先进集体—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

时间: 2021年09月08日 23:14  作者:   点击:

集体简介: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一共有10名专职教师,全部教师拥有“双一流”高校博士学位,包含4名教授、2名副教授、4名年轻博士。该教研室积极思考教学改革,教学、科研业绩突出,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比赛奖励5次,主持近10项市厅级以上的教改课题,发表多篇高质量教改论文,出版相关教材,主持国家社科基金8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论文、著作成果丰硕。

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长期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和科研工作,教研室集体在师德师风建设、教学科研工作、积极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该教研室成员年龄、职称结构合理,教研室主任是唐美丽副教授,成员包括龚培河、于成文、徐海红、冯灵芝等4名教授,唐美丽、崔中良2名副教授,石寅、王晓娣、叶舒凤、张齐4名年轻博士。

一、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形成教书育人良好风气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在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方面发挥重大作用。该教研室高度重视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措施扎实,师德建设活动开展常态化、制度化,形成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风气。教研室全体老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老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方面的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每个教师能通过良好的师德示范,言传身教,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针对高校思政课老师的线上、线下培训,及时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作用,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二、积极思考教学改革,教学、科研业绩突出

(一)多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比赛奖励,主持近10项市厅级以上教改课题

该教研室唐美丽、石寅多次先后获得江苏省微课比赛二等奖、江苏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比赛特等奖、江苏省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二等奖(2次)、江苏省“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骨干”等荣誉。教学研究成绩显著,主持近10项市厅级以上教改课题,分别为:石寅老师主持“增强“四个自信”教育实效性的实践路径研究”2020年国家社科思政专项,是全校至今首个国家社科思政专项课题;冯灵芝主持2020年主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步融入’教学模式研究”教育部思政研究专项;龚培河作为负责人承担江苏省“青蓝工程”2018年优秀教学团队,主持“以‘信仰’为抓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五步融入’法研究”课题;龚培河主持2015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强化研究生科研能力双源动力研究”;唐美丽主持2019-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对策研究”;王晓娣主持2021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四史” 教育与高校思政课融合长效机制研究,等。

(二)发表多篇高质量教改论文,出版相关教材

1.冯灵芝2021年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提升大学生信仰信念信心教育有效性的三个维度”,为思政课改革提供经验和建议。

2.唐美丽发表《高校青年教师素质提升路径研究》,《试论高校“两课”青年教师的“四化”》等相关教改论文。

3.唐美丽指导本科生获批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指导学生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并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

4.龚培河主编教材《形势与政策》7部,近三年2部,分别是辽宁教育出版社(2018.08)、天津科技出版社(2019.09)。

5.徐海红、于成文参编多部教材。

(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8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论文、著作成果丰硕

近年来,龚培河、于成文、徐海红、崔中良、王晓娣等老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基金或后期资助项目8项,国家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1项,龚培河、唐美丽、徐海红、冯灵芝、崔中良、石寅、叶舒凤等主持教育部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教研室成员在《红旗文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道德与文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权威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200余篇,部分成果被《求是》、《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本教研室老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权威出版社出版专著6部。

三、积极做好“传、帮、带”,形成了团结协作育人的团队

教研室团结课程组的教授、副教授和青年博士,团队氛围良好,采取多种措施,形成团结协作育人的团队,集体成员团结和谐,战斗力强,师生满意度高。教研室全体老师工作勤奋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廉洁奉公,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等方面工作成绩突出。

(一)每学期进行多次集体备课,强调“四史教育

“以史为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学以致用”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在教研室集体备课和日常上课过程中,突出“四史”内容,强调紧密结合历史背景、阐述历史事实、分析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内容的理解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定期开展思政课教学经验交流会,做好“传、帮、带”

“上好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之一,也是衡量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成效的关键指标之一。概论教研室将思政课教学经验交流会常态化,旨在让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分享思政课教学经验,让青年教师得到更快成长,进一步提升我院思政教学水平的方法,并形成相应的教学发展机制。对新来第一年的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的结对指导,效果良好。

四、积极服务社会,社会反响良好

教研室老师有较强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较好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承担社会义务,积极提供专业服务。

1.徐海红、龚培河作为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多次作为评委参加教指委主办的教学比赛和教学展示活动。

2.于成文先后为黔西南州直机关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金湖科级干部培训等授课,为校发展对象培训班、教职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有关学院等上党课,为六合城管局、江北综治局等局及街道上党课。

3.徐海红为六合区社区党员干部开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专题讲座;多次为全校入党积极分子开展“牢固树立党员意识,争做合格党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专题培训。

4.唐美丽多次为南钢集团中层干部、鼓楼区商业系统、江北新区九龙小学等党政干部和党员讲授党课。

5.石寅多次参加考研政治培训、考研政治阅卷、公务员考试阅卷、事业单位招考阅卷等。


获奖感言:本次获得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师德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对我们来说,既是荣誉,也是压力,更是动力和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将继续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老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方面的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每个教师能通过良好的师德示范,言传身教,关心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