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团队由5名教师教师组成,含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致力于新能源领域的教学、科研与育人工作。


微纳结构与先进能源研究团队学生毕业及年度颁奖典礼


团建活动
团队始终践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建立"带头人-青年教师-学生"三级联动培养机制。开展教学研讨、师生沙龙、课题组团建等活动,搭建师生沟通桥梁,提高团队凝聚力和科研能力。近三年团队3位青年博士晋升为副教授,并分别获批主持国家青年基金、省青年基金、省高校面上等科研项目;毕业研究生升入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攻读博士学位,进入天目湖储能研究院、蜂巢能源、京东方等企业担任技术研发工作;本科毕业生多人升入慕尼黑工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攻读硕士研究生,进入宁德时代新能源、中国商飞、天合光能、无锡村田电子等行业龙头企业工作。


连续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铜奖

指导国家级大创项目并顺利结题证书(部分)

学生所获代表性荣誉
团队坚持教学科研创新,构建"基础理论-科研训练-产业实践"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指导学生积极参加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等各项比赛并获得国家级奖项10余项。指导的本科生10余人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并顺利结题,研究生十余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等,连续6人次获得江苏省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立项。

支持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创新论坛并做成果汇报

获评江苏省低碳技术学会科技创新一等奖、江苏省低碳技术学会青年科技奖
团队面向国家"双碳"战略,在新型储能材料及二次电池器件领域取得系列创新成果。成员入选江苏省 “特聘教授”、省“六大人才高峰”、省“科技副总”、省"双创博士"、省“双创团队”核心成员、省青年托举人才、常州市龙城英才、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等,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山东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学术奖励;近三年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CS Nano、ACS Energy Letter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发表SCI一区论文20余篇,相关成果获2025年度江苏省低碳技术学会科技创新一等奖、2025年江苏省低碳技术学会青年科技奖等;团队成员担任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江苏省低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期刊《Materials》《Molecules》《Energy Materials》《Rare Metals》客座编辑、编委等。近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面上项目以及企事业委托项目等3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