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校教学名师—裴世鑫

时间: 2021年09月13日 14:40  作者:   点击:

个人简介:裴世鑫,甘肃靖远人,理学博士,教授,2005年入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6年高校教龄,现为教育部大学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华东地区工作委员会委员、文科类物理工作委员会委员,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光电信息技术实验》负责人,首批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大学物理》负责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超星教师发展研究院荣誉专家,校教学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先后在省微课教学比赛、微课程教学比赛、省基础物理讲课竞赛和省移动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先后五次被学校授予“教学十佳教师”荣誉称号,七次获得校教学优秀奖。主持教育部大学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改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江苏省教学改革项目等各级各类研究项目20余项,出版教材2部。

常怀敬畏之心 答好教育三问 改革教学模式

始终将教育教学工作摆在首位,常怀对教师职业的敬畏之心,全力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密切关注国家教学改革动向,主动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积极践行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教书育人,立德树人。

1、常怀对三尺讲台的敬畏之心,用心浇筑每一堂课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就是要培养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专业知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严谨思维的能力和勇于使命担当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尺讲台不是一个职业场所,而是一个事关国家未来的舞台,站在这个舞台上,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会用心浇筑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不管多么熟悉的教学内容,备课千万不能马虎,所有的课堂教学技巧都是建立在充分的备课基础上;课后做好教学反思,这是提升教学方法最有效的途径。

2、关注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等文件指出,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而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在解决传统课堂教学问题,实现师生双向互动、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征等方面都不负众望,表现出众,尤其是在应对“新冠”疫情对教学的影响方面,更是让传统教学难以企及。因此,今天的教师角色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已经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促进者,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顺应并积极融入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潮流,适应教学改革的新需要。为此,裴老师在2016年就获得了学校“教改招标课题”的立项资助,开始探索“互联网+教学”改革,目前,已经在南信大“教育在线”平台上建成了六门在线开放课程,对所执教的所有课程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凝练出了线上线下“五轮混合激励”教学法。

3、主动思考新时代教育三问,践行思政育人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等多个重要会议上提出,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课程思政”无疑是对总书记“新时代教育三问”的最好回答,高校一线教师就成了理所当然的答卷人。作为新时代“课程思政”的答卷人,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认同“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然后将认同转化为动力。为此,裴老师以2020版教学计划修订为契机,全面梳理所执教课程的思政融入点,撰写了具有鲜明“课程思政”特色的教学大纲,系统修订了课程教案,将每一个知识点的思政融入点固化在大纲,落实在教案。除此之外,裴老师还开设了一门通识课,介绍影响人们衣、食、住、行、玩方面的科技原理,以达到“美好生活”这一富有“课程思政”特色的课程目标。